运动疗法

体育运动能够促使大脑分泌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使人心情振奋、起到缓解焦虑和紧张的作用。除此之外,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健美的身材和体重控制能够使人增强自信、提升自尊。这样一来也就间接影响了人的心情,缓解压力、促进食欲和提高睡眠质量。但对于心情低落的人来说,运动大概是他最不想做的事情了。这也是为什么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运动是至关重要的一剂“苦口良药”,我希望患者能够以同样的心态对待运动。通常情况下,患者能够从运动中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增肌、减脂、塑形、体态调整、运动康复”,说到到运动我们似乎更多会想到这些词,也就是更多想到的是运动对生理上产生的作用,我们也知道健康早已不仅仅单指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已经是压力社会下的现代人不可忽视的问题。抑郁症、焦虑症、自卑自闭、神经衰弱这些词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起,运动对这些心理问题能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呢?

有足够的运动心理学研究和文献证明运动对于缓解焦虑症状有积极作用,比较有意思的是有氧运动相较于无氧运动更有效果,原因可能是有氧运动更有节律性,节律性的运动可以使大脑皮质的焦躁状态受到抑制,运动形式没有太多限制,无论是跑步还是做有氧操、骑自行车还是游泳,都具有一定的节奏,因为本质上它们就是在不断的重复、重复、重复。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运动导致的身体生热作用,大脑的视丘下部察觉体温身高,然后促进大脑皮质的放松,并作用至使肌肉张力减小,肌梭对拉力的敏感度降低,减少大脑觉醒中枢对刺激的反馈,从而引起放松。有过运动经验的人应该有所感受,同等强度下有氧运动比无氧运动对身体的生热作用更强,直接表现就是有氧运动出汗更多,最大原因在于有氧运动是一直把心率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而无氧运动则是包含有众多的“组间休息”。

对抑郁的运动心理学研究一样具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的医疗手段通常是药物治疗、精神(心理)治疗甚至电疗,相较于这些,体育运动是一种更为经济更为安全的选择,“没有副作用”这一句话就足以说明很多。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是两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具有抗抑郁的作用,抑郁症患者体内的这两种激素会被抑制,而这两者都会通过运动都到释放和增加,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另外,运动可以作为繁忙工作和生活外的一种休闲和娱乐方式(不要一提到运动就是有苦又累)。如果你想脱离嘈杂的环境,你可以选择个体性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跑步、游泳;如果你害怕孤独,可以选择团体性的运动方式,比如团操、集体越野、球类运动。团体运动有时候还可以作为一种有趣放松的社交方式,进而减轻因日常与人交往产生的压力。

运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有很多人都说,运动会让人心情变好,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运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我们看无论是三大球项目,还是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小球运动、还是广场舞、健身操、滑冰游泳等等都离不开与他人的接触,可以说运动是增加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好形式。由于运动本身的需要,人们在运动中不仅能够突破害羞腼腆,增加沟通增进了解、能够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面、并且通过运动还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消除心理上的孤独感。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教授丁瓒也曾指出, 人类的心理适应, 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而运动恰恰对消除人的孤独感和改善人际关系具有显著的作用。

心理研究发现,外向性格者比内向性格者对社会联系的需要更强烈,换言之,内向性格者需要更多地从事运动锻炼,以增加与他人联系的机会。内向性格人应该多选择团队运动,参与的人越多,越可以增强自身活力和合作共赢的精神,从而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

运动可以降低心理压力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交往中,还是在影视剧的演绎里,我们都听到这样的话语,“别愁眉苦脸的啦,咱们去跑步机上出出汗,你的心情就会好些的”、“工作压力好大啊,咱们去打场球,好好放松放松”。这些描述绝不是空穴来风,运动减压是十分有效且无副作用的“良药”。面对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现实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结,要处理自己的心事、减轻焦虑和压力,都可以用运动来解决

科学研究发现,运动本身可以促进人体的内分泌变化。大脑在运动后会产生名为内啡肽的物质,人心情的好坏与大脑内分泌出来的内啡肽多少相关。运动可以刺激内啡肽的分泌,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内啡肽的分泌增多,在内腓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内啡肽因此也被称为“快乐激素”,它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心理学家认为,运动可使人减轻因精神压力过大带来的心理负担, 这如同人们在愤时“敲、砸、撇、摔”一样具有释放和宣泄作用, 只不过用运动这种合理的行为进行替代, 实现减弱或消除心理压力的目的。并且我们遇到心理压力,选择长时间冥思苦想、穷思竭虑会引起生理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疲劳,而运动能使不良刺激得到变换,可使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 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 适应能力得到增强。